第3届烂柯杯,最遗憾的事,莫过于,屠晓宇、王星昊出局
第三届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中,屠晓宇与王星昊的提前出局,确实成为本届赛事最令人扼腕的遗憾。这两位被寄予厚望的中国新锐双双止步32强,不仅暴露了年轻棋手的成长瓶颈,也折射出当前棋坛竞争的残酷性。以下是具体分析,仅是个人见解:
一、屠晓宇:通盘受制于韩国老将,稳定性不足
对阵情况:屠晓宇(22岁)在32强赛中执白对阵40岁的韩国老将元晟溱。
比赛过程:屠晓宇开局即陷入被动,中盘被元晟溱全面压制。尽管他曾在前不久的“世界最强棋士战”中终结申真谞25连胜并闯入决赛,但本局却“一筹莫展”,最终未能翻盘。
关键问题: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,屠晓宇在复杂局面中缺乏有效应对策略,暴露了逆风局韧性不足的弱点。此前他在世界大赛中成绩起伏较大(如首届北海杯负于金志锡),稳定性仍需提升。
二、王星昊:内战爆冷落败,状态波动明显
对阵情况:王星昊作为新科北海新绎杯世界冠军(2025年4月夺冠),在32强内战中对阵陈贤。
意外失利:尽管王星昊近期状态出色(2025年连胜李钦诚夺北海杯冠军、击败连笑夺天元赛冠军),但此役却意外不敌等级分低于自己的陈贤,成为本届最大冷门之一。
深层原因:王星昊虽技术全面,但关键战心理波动较大。例如2025年2月南洋杯决赛0-2负于申真谞时,两局均在中后盘出现误算;本次烂柯杯再度暴露出在高压内战中专注力不足的问题。
三、新锐集体折戟:中国“三少”全军覆没的警示
除屠、王外,同为“00后三少”的金禹丞表现更惨淡:
金禹丞:预选赛次轮即负于李欣宸出局,作为三星杯四强、围甲连胜纪录保持者,如此早退赛令人意外。
核心问题:三人均存在“高开低走”的共性弱点:
心态浮躁:年轻棋手易因阶段性成绩“飘然”,导致比赛中急于求成(如屠晓宇对元晟溱时强行作战被反杀)。
逆风韧性弱:对比党毅飞、丁浩等人在落后时的顽强逆转(如丁浩361手翻盘姜东润),新锐在逆境中缺乏持久战的耐心和策略。
四、老将与新锐的鲜明对比
元晟溱的“教科书式”表现:40岁的元晟溱凭借丰富的经验,精准把控节奏,利用屠晓宇的急躁心理逐步扩大优势,诠释了“姜还是老的辣”。
中国老将的坚韧:34岁的柁嘉熹爆冷淘汰杨鼎新,43岁的胡耀宇预选赛连胜连笑、古灵益闯入本赛,展现出沉稳的心理素质和局面控制力。
五、赛事后续展望:新锐如何突破瓶颈?
心理强化训练:需通过针对性训练(如模拟逆风对局)提升抗压能力,避免“优势不会赢、劣势迅速崩”的困局。
经验积累:多参与高强度国际赛事,积累与不同风格棋手(尤其韩国顶尖棋手)的对局经验。
技术精细化:弥补官子、劫争等关键环节的短板(如王星昊对陈贤时官子阶段失误)。
总结
屠晓宇、王星昊的折戟,既是个人成长的阵痛,也是中国围棋新锐梯队亟待优化的缩影。若年轻棋手能从此次失利中汲取教训,未来在稳定性与心理韧性上实现突破,中国围棋的统治力将更加稳固。而烂柯杯16强中14名中国棋手的压倒性优势(仅申真谞、元晟溱两名韩将晋级),仍彰显了整体实力的厚度。
发布于:山东